圖:美國通脹未明顯見頂,在聯儲局加息預期達到頂點之前,美股可能仍有調整壓力。
近期美國企業陸續公布第一季成績表,大部分業績不俗,只是個別公司如亞馬遜(Amazon)較差。美股本輪的下行,應該與業績表現無關,更多是宏觀層面的原因,投資者擔心美國聯儲局激進加息。雖然5月份議息會議否認會一次性加息0.75厘,但市場顯然預測美聯儲6月份加息0.75厘的可能性。
美企第一季整體業績表現符合預期。如微軟(Microsoft)營業收入上升18%,淨利潤上揚8%,保持高速穩健增長,股價在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下仍保持較好的抗跌力;Facebook母公司Meta上月底公布業績,首季營收279.08億美元,符合市場預期,DAU(每日活躍用戶數)19.6億,按年增長4%勝市場預期,扭轉去年第四季的下跌趨勢,Meta公布業績后,股價盤后急漲逾20%,較低位大幅反彈27%;推特(Twitter)首季營收增15%,淨利潤飆40%,同時受到馬斯克“毒丸收購計劃”刺激,股價大幅反彈。
高估值科技股受壓
但也有公司業績不及預期,如亞馬遜首季營收按年急跌58%至37億美元,淨銷售額上升7%至1164億美元,為20年來最慢增速,加上對外投資見紅,導致首季由盈轉虧38億美元,為2015年以來首見,拖累股價從今年3月高位下挫35%;蘋果公司(Apple Inc.)雖然首季業績還可以,但電話會議對第二季預測相對悲觀,主要是受上游缺芯供應影響,股價在盤后也下跌。
整體而言,大部分美企保持較好增長,有業績支持的股份抗跌力較強,但道指年初至今累跌11%,標指挫16%,納指更急瀉26%,主要受到美聯儲激進加息的影響。
美債收益率近期大幅飆升至逾3%,美股估值受壓,高估值的納指下跌幅度大于標指。一些高估值的科技股承壓沉重,如英偉達(Nvidia)年初估值近100倍,現在回落了差不多50倍,股價從年初至今累跌了約42%。美聯儲大幅加息和利率快速上揚,對高估值成長科技股造成較大沖擊。
撈底時機在下半年
美企業績整體不差,但股市年初至今勢頭萎靡,近期更有擴大跌幅趨勢,主要是前期累積漲幅太大、個股估值過高,加上美國通脹創近40年新高,導致美聯儲激進加息,美債收益率大升,疊加市場對未來縮表加快的恐慌情緒升溫,在多重打擊下形成市場合力。雖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5月貨幣政策會議上表明,不會考慮一次加息0.75厘,當晚美股大幅反彈,但從芝商所(CME)的Fed watch觀察指標來看,6月份加息0.75厘的概率超過80%,顯然在高通脹的情景下,且美國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,美股市場開始交易6月激進加息0.75厘的可能性。
從趨勢上來看,美股短期調整可能還未結束,至少通脹尚未明顯見頂,在聯儲局加息預期達到頂點之前,美股可能仍要承受調整壓力。但調整過后,市場或出現配置一些平價優質股份的時機,但這個窗口期可能至少要等到今年下半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