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14日,上海市民在新華書店金山朱涇店內購物。當日,新華書店金山朱涇店正式恢復對外營業,成為上海市首家恢復線下營業的新華書店。/中新社
綜合中新社、澎湃新聞、記者倪夢璟報道:在15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,上海市副市長陳通表示,上海的疫情防控正處于應急處置向常態化防控轉換的關鍵階段。上海將在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,從5月16日起,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。近期,上海商超重現排隊的“盛況”;金山高新區理發店采用線上預約方式,解決“頭”等大事;新天地漢堡店在社區團購上線后,每天需制作3000份以上套餐,市場迎報復式消費。
據介紹,商業網點將逐步有序恢復線下營業,劃定進出通道,做好人員限流,并推行“線上訂、線下送”和“線下到店消費”服務;農貿市場將逐步有序恢復;批發市場將開展無接觸交易,合理控制在場人數和入場采購人數;菜市場將開展集中采購,有序恢復線下營業。餐飲服務將實行線上、線下外賣;理發、洗染服務將實行錯峰限流。
超七成超市賣場開門迎客
目前,不少在滬商鋪已經恢復營業開門迎客,12家重點連鎖超市賣場企業中,實開門店數已達到1193家(線上線下門店合計),占總門店數超70%。大公報記者了解到,多商家已進入復市階段,上海部分區域也多一些市井煙火氣。
為落實防疫措施,消費者到店時還需出示預約憑證,以及相關政府要求的證明。居民楊小姐則向記者展示家周邊商超近期排隊的“盛況”,高峰時期店外排隊長度可達數米。由于所在小區為防范區,楊小姐與鄰居均拿到出門許可,可出門采購必需品。“因為附近商超限流,所以大家也很自覺地在超市門口排隊購買,對于這樣的限流我們認可的,畢竟在室內保障安全距離更重要。”
金山高新區的“Tony老師們”已經率先回到門店,復市上班。截至目前,高新區第一批10家理發店已恢復營業。防范區的居民可以采用線上預約、線下錯峰的方式,前往理發店解決“頭”等大事。
配送外賣小哥來來往往
在新天地,陣陣薯條、肉餅的香氣從Shake Shack漢堡店傳出。社區團購上線后,工作人員每天需要完成20-30個小區的訂單,制作3000份以上套餐。如今隨著復工門店變多,團購排隊時間從4月中旬剛復工時的兩周變成五天。
在烏魯木齊中路上,梧桐樹蔭漸漸濃密。在烏中市集門口,配送蔬果生鮮的外賣小哥來來往往。攤位上方打的暖光,和以往一樣明亮,只是現在市集依然實行線上服務。新徐匯菜籃子公司正對員工及經營戶情況摸底,隨時做好市集線下復工的準備。
5月14日,金山區新華書店朱涇店正式復工,這是上海本輪封控以來首家在線下重啟的實體書店。按照門店防疫規定,目前店內只允許5名顧客同時進店購物,并且購物時長控制在10分鐘左右,不少市民在門口有序排隊等候進入。
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,上海市商務委主任顧軍表示,將動態調整有關外貿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,有序推動外貿外資企業恢復正常經營。
據悉,上海市商務委制定《重點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指引(試行)》,先后發布兩批復工復產重點外貿企業“白名單”。其中,第一批142家,第二批562家。第一批“白名單”中的企業已有63%復工復產,第二批“白名單”企業正在準備復工復產,第三批名單820余家也將于近日發布。
3千“數字哨兵” 一站式防疫檢測
當前上海疫情防控還處于關鍵時期和吃勁階段。持續強化分區分級分類管理,在重點場所推行“場所碼”“數字哨兵”(健康核驗一體機),是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舉措。記者從上海移動獲悉,根據統一部署,上海移動全力設置“數字哨兵”,以科技力量為上海疫情防控提供支撐。
數據顯示,今年3月,上海移動首臺“數字哨兵”率先部署在奉賢南橋鎮政府大廳,以信息化手段助力場所出入口一站式核查,助力基層一線織密疫情“防控網”,其人臉識別準確率高于99%,并可在小于0.25秒內完成識別。目前,上海移動已經設置超過3300臺“數字哨兵”,并逐步逐批在上海全市各區各街鎮投入使用。
在普陀區萬里街道,已有超過20多小區被劃為防范區,萬里中浩云小區便是其中之一。小區物業負責人表示,隨著快遞量的增多,原有的人工查驗效率逐漸跟不上了,所以物業聘任了上海移動“數字哨兵”。在“數字哨兵”的把守下,前往小區的“快遞小哥”均可快速完成防疫核驗,小區居民出入小區也可在“數字哨兵”前“掃一掃”,實現快速一站式核驗。
上?;謴统B重要節點
5月1日
上海公布社會面清零以及社會面基本清零標準,上海6區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。
5月6日
上海7區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,超八成陽性感染者已治癒出院。
5月11日
上海8區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,感染傳播風險已得到有效遏制。
5月13日
上海公布目標是5月中旬實現社會面清零,近期99%以上的陽性感染者在閉環管控中發現。
5月16日
上海分階段推進復商復市。
滬多措防范疫情
商貿“數碼哨兵”
商貿全面實施場所碼或“數字哨兵”,嚴格把好進門入場關、清潔消毒關、人員管理關、場所限流關、證照查驗關。
監管物資發放
市場監管部門將按照“四個最嚴”要求,全程參與政府生活物資發放,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監管,從嚴從重從快查處質量和食品安全違法行為。
設配送“白名單”
配送寄遞人員實施每日1次核酸檢測和2次抗原檢測。只有持有符合要求的核酸、抗原檢測陰性證明和“健康碼”綠碼的“白名單”人員,才能生成“電子通行證”。
增加檢測渠道
通過增設檢測機構、增配方艙實驗室和移動檢測車等方式,使上海單日最大檢測能力從本輪疫情前的102.8萬管,增長到850萬管以上,且能夠更快地報告檢測結果。